娱乐知识|赫兹是谁做出来的( 二 )



后来赫兹还实现了波的反射, 验证了反射定律;并使原始波与反射波叠加产生了驻波, 从而确证发生了干涉 。 赫兹还让电磁波通过沥青棱柱发生折射;通过带孔的屏蔽观察到衍射;通过平行的导线栅网产生偏振;还用柱面金属屏使电磁波聚焦 。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波的性质与光波相同 。 这样, 赫兹就从实验上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 电磁理论开始被众多科学家所接受 。 到19世纪末, 麦克斯韦理论在电磁学中已占统治地位 。

赫兹在电磁波实验中还顺便发现了光电效应 。 1887年, 他发现当检测器振子的两极受到发射振子的火花光线照射时, 检测器的火花会有所加强 。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会从负电极上打出带负电的粒子 。 他将此事写成论文发表, 但没有进一步研究 。

1894年, 赫兹死于牙病引起的血毒症, 去世时还不到37岁 。 为了纪念赫兹, 他的名字被用作频率单位的名称 。

赫兹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 而且有很好的理论素养 。 他于1884年在电磁理论中引进了矢量势A, 并且于1890年把麦克斯韦方程组从其原来的形式(共8个方程, 其中6个矢量方程)改写为简化的对称形式, 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 沿用至今 。 他的体系严整明快, 加速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流传 。 他还写了一本《力学原理(用新形式表述)》, 在他身后出版, 这本书不仅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再表述, 还包括了他自己的某些新思想 。

虽然赫兹青年时代学过工程, 做电磁波实验时又是在工科大学任教授, 但他追求的是对自然基本法则的理解, 对电磁波的实际应用并不关心 。 发现电磁波后, 他转而深入研究麦克斯韦理论和力学基本原理 。 加以他英年早逝, 因此赫兹本人并没有考虑过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可能性 。 但是, 缺口已经打开, 条件已经成熟, 赫兹已经替马可尼、波波夫等搭好了舞台, 无线电的发明乃是历史的必然 。 许多人投身于电磁波应用的研究,在赫兹去世后一两年内就拿出了具体成果, 并且一发而不可收, 无线电电子学在整个20世纪内高速发展, 造就了今天的信息时代 。
《明日之子》赫兹是谁? 荷兹是二次元的选手, 魔音赛道的, 腾讯想捧荷兹, 可是网友却不接受, 其实荷兹的背后操作人员是一个18岁的小男孩, 人家也很不容易的, 就算不喜欢也请不要喷它
赫兹是那个国家的人 是频率的单位:

赫兹
赫兹 (1857-1894)

赫兹, 德国物理学家, 生于汉堡 。 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 。 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 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 次年转入柏林大学, 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 。 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 。 1889年, 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 直到逝世 。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赫兹在柏林大学随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 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 。 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 。 依照麦克斯韦理论, 电扰动能辐射电磁波 。 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振荡原理, 设计了一套电磁波发生器, 赫兹将一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 。 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 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 。 瞬间后, 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 频率高达数百万周 。 由麦克斯韦理论, 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 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 。 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 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 。 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 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 。 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 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 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 。 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 入射波与反射波重迭应产生驻波, 他也以检波器在距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 。 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 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 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 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 。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 1888年, 赫兹的实验成功了, 而麦克斯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光彩 。 赫兹在实验时曾指出, 电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见光、热波一样的被偏振 。 由他的振荡器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平面偏振波, 其电场平行于振荡器的导线, 而磁场垂直于电场, 且两者均垂直传播方向 。 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说中, 赫兹明确的指出, 光是一种电磁现象 。 第一次以电磁波传递讯息是189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开始的 。 1901年, 马可尼又成功的将讯号送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 20世纪无线电通讯更有了异常惊人的发展 。 赫兹实验不仅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