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如何开局,万能七步绝杀( 五 )



这是象棋布局里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胁黑方中卒,刚猛直爽 。 “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 。 黑方通常跳马保卒或还架中炮,发展成为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体系 。 也有进炮保卒或补士象的冷门应法,中炮的应法最多有十种 。

2)飞相局(相三进五)

稳健型开局,先巩固阵地,再伺机反击 。 飞相局曾是胡荣华的镇山宝,杀败过许多弈林好手,他说“飞相十八应”,说明了应法之多 。 因为飞相没有对黑方构成任何直接威胁,所以除常见的左中炮、过宫炮、士角炮外,至少还有十几种可行的应法,甚至挺中卒都是不违棋理的 。

3)仙人指路(兵七进一)

投石问路,既可为马开路,又可试探对方棋路,刚柔相济,意向莫测 。 应对仙人指路最凶悍的莫过于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声雷 。 另外,飞象、左中炮、对兵局、过宫炮、起马等等也屡见不鲜,最有趣的是卒3进1弃卒抢三先,俗称“瞎眼狗” 。

4)起马局(马二进三)

一匹正马是迟早要跳的,开盘就跃出,何乐而不为?有棋友在“华工象棋论坛”论证了起马局红方总比黑方快半拍,以后还可多得两兵终获胜 。 这位棋友的观点虽不完善,但此人无疑是起马局的能手 。 其实后手方并不惧怕,一步卒7进1制马就很有针对性,其它还有许多应法当然也未尝不可 。

5)过宫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结构良好,攻守咸宜 。 黑方有飞象、还中炮、挺卒、进马、提横车等多种应法 。 过宫炮古已有之,数百年不断演绎着新的传奇 。

6)仕角炮(炮八平六)

首着平炮于仕角,今后可发展成反宫马、单提马、五六炮等阵型 。 后手还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较为流行 。

7)上仕局(仕四进五)

既然飞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样巩固阵地,还有再架中炮的机会 。 记得有一次亚洲大赛上就有专业棋手使用过 。

8)兵底炮(炮二平三)

有很多布局的红棋阵容会有这一步炮,这里只是改变次序先为之 。 古谱称之“敛炮”,有锋芒内敛之意 。

9)金钩炮(炮二平七)

有的称为“大过宫炮”,将子力集中于左翼,又为右翼子力开通道路 。 特级大师庄玉庭对此阵颇有研究 。

10)边马局(马二进一)

冷门布局,偶尔用之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 当然另一个马还是扑向中心较好,如果再马八进九形成“蝴蝶双飞”就感觉不怎么舒坦了(事实上还是有人喜欢这么走,并配合担子炮,让人觉得无懈可击) 。

11)九尾龟(兵九进一)

和边马局一样,旁敲侧击的战略思想 。 记得多年前,我看过《京华棋坛风云录》中有一则名手对局就用的这个 。

12)巡河炮(炮二进二)

在让双马时,这着几乎是必走的 。 在不让子的情况下,巡河炮同样有拦车,闪击等多种用途 。 所谓“沿河十八打,将军拉下马” 。

13)边炮(炮二平一)

“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横贯当头妙,冲前落角宜……” 。 边炮还可以为车马让路,形成先手三步虎 。

14)龟背炮(炮八退一)

这个名称是来源于“中炮对龟背炮” 。 记得读大学时寝室里下棋曾一度流行这种走法,甚至有同学用得得心应手,还总结出退炮后的几种后续手段(如保马前卒,打车,平窝心炮),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饶有趣味 。

15)过河炮(炮二进四)

屏风马世界里有左炮封车,双炮过河等阵容 。 首着就过河,似乎动向暴露过早,但民间确实有人执先手这么走,好象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明显弱点 。 上这网,看看!可以看多种开局对阵的,多看看会有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