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股市资金流入流出如何计算,个股怎么看资金流入和流出


股票交易中的资金流入,流出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一般的软件,其实就是简单地用外盘手数减去内盘手数,乘以当天的成交均价就得出当天的资金净流量,如果外盘大于内盘就是资金净流入,反之就是资金净流出 。 有的软件可能计算公式更复杂一些,计算所采用的数据更全面一些,比如大单小单分开计算,比如用各个价位的成交手数计算后累加等等,但是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行情回报的成交情况区分外盘内盘进行计算 。 首先,假定外盘手数和内盘手数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排除了庄家通过各种骗招虚构外盘手数和内盘手数的情况,资金净流入或资金净流出这样的概念成立吗?大家都知道,有买有卖才能成交,对于卖家来说是资金流出了,那么买家要想得到这些股票,他们不用出钱吗?他们出了钱,怎么就不算流入呢?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所谓的流入流出会显得很荒谬,看下面两个例子:
计算实例一:假如你想以现价或高一点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那么从你的操作动机来说,应该被划分为主动性买盘,也就是外盘 。 但是当你委托以后,你报的价格已经比卖一的价格还低了,这时候正好有主动性卖单(所谓的主动性卖单)出现,那么你这笔成交就会在系统上显示为主动性卖单的成交,也就是内盘 。 你冤枉啊!本来是你主动性买入,但是却被系统统计为主动性卖出 。 整个反了 。 大家想想,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出现?那末,行情系统统计的外盘和内盘反映的所谓交易者参与态度有多高的可信度呢?
计算实例二:北京有一个人想7块钱买入工行,南京有一个人同一个时候想7块钱卖出工行,而且是同样的股数 。 两个人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对于工行这只股票来说,应该说是参与者的态度是平衡的 。 但是,交易所主机总会先接到一个人的指令,然后接到另外一个人的指令 。 那末,同样一笔交易,先接到谁的指令,最后的成交统计就完全不同 。 先接到北京人的后接到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统计出来就是内盘;而先接到南京人的后接到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统计出来就是外盘 。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某只股票一天只成交了一笔,那么统计为内盘还是外盘其实就是随机的,也可以说,就是上帝定的 。 乖乖!这样的统计可信吗?
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以外,庄家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主动抛出的成交手数(应该是内盘)经过某种手段让系统统计为外盘,或者相反,以蒙蔽过分依赖统计数据做出操作决定的散户 。
某只股票资金净流入和净流出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通过改变价格来扭转资金流动 。 股价上涨时产生的收入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力量,这部分收入定义为现金流入; 股价下跌时产生的收入是推动股价的动力,这部分收入定义为现金流出; 检查交易的方向和规模以定义资金流向 。 如果单笔成交价高于现价,根据沪深交易所的成交数据,属于主动买单,表明买盘意愿较强,成交视为资金流入 。
如果单笔成交的成交价高于现价,则表明买方的意愿更强烈,该笔成交定义为资金流出 。 资金流动的主要方向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 。 资本流入是股价上升的推动力量,主要表现为资金短线流入,而股价下跌是空头陷阱的回档;资本流出是股价下跌的力量,主要表现为资金短线流出,而股价下降是空头陷阱的调整 。 资金流入的速度和深幅度的不平衡关系 。 上升幅度慢,下跌幅度快 。 下跌幅度大,上升速度加快,下跌速度减缓 。
资金流出的不平衡性主要与股价的基本面因素有关,其中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观面、行业面等;其中行业面因素包括行业政策、经济面、企业活动等;资金流出的平衡性主要与股价的基本面因素有关,其中基本面因素包括政策面、经济面、企业活动等 。 资金流出的方向主要是短线的资金流出方向,其次是中期的资金流入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