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入木三分是谁,入木三分的名人是谁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透彻 。 成语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功力很深,博采众长,却自成一家,数代人都称誉他为“书圣”(书法圣贤),至今有不少他的书法真迹和拓本流传世间 。 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 说到书法,通常“秀丽体”以秀美见长却不免笔力柔软;而“苍劲体”笔力雄浑却常显粗硬 。 而王羲之的书法却脱俗得既秀丽又苍劲,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 。 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 。 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序》、《黄庭经》等 。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 。 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结构、间架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 。 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 。 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 。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是谁 入木三分
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也不停地划着来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 。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划字,竟划到他的妻子身上 。 他源妻子说:“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自家体,没啦!”
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百于是从此以后,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迹,揉和百家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勤练,终于自成一体,成了我国古代最着名的书法家 。
正因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练字,天长日久竟练得腕力劲足,写出字来笔锋带力,真可以说是力透纸背 。 有一次他去看看望一个朋友,碰巧度友人不在,于是他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 。 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净,用水洗问也洗不清 。 他在木板上写的字,让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时发现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还渗透答有墨迹 。 因此后来人们都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 。 这虽然是一种夸张了的说法,却很能说明他的功夫深呵!
入木三分的主要人物是谁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 。 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 。 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 。 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 。 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 。 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 。 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 。 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 。 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 。 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