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又是一年元宵节,作为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自汉魏以来,元宵节,就特别受重视,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节日习俗活动 。
那么,作为元宵佳节的主要节日食品之一,你知道元宵和汤圆,有啥区别吗?下面,我们将细细与你讲讲其中的区别,赶快和天天健康饮食网一起看看吧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元宵的由来唐五代时,民间即流行要在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南宋时,又出现了“乳糖圆子” 。在《元宵煮浮圆子》一诗中,即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描述 。这些食物,可以看做是汤圆的前身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到了明朝,“元宵”这样的称呼就比较广泛了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俗话说:“南汤圆,北元宵 。”大多数人都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不然 。尽管元宵和汤圆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都是用糯米粉做皮,并且常采用芝麻、白糖等做馅料 。实际上,二者是两种不同的食品,且有很大的区别 。
在制作工艺上,北方为“滚”元宵,而南方的汤圆则是“包”出来的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 。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元宵是制作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馅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 。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在馅料上,汤圆的馅偏软,咸甜荤素选择众多 。除了传统的五仁、豆沙馅料外,还有许多特色的馅料,比如水果、鲜花、蛋黄、鲜肉等 。而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口为主,主要还是传统的豆沙、黑芝麻、五仁馅料的 。
汤圆和元宵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 。由于工艺不同,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而元宵容易乱汤,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穿衣、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虽然两者在制作方法和口感上,有所区别,但是,作为元宵节的传统食品,传递的情感,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家庭团圆的美好祝愿!
元宵节吃汤圆的美好寓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我们的祖先相信元宵节吃了这样的应景食物,也能为家庭带来和睦与平安 。
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食用禁忌注意很多人喜欢吃汤圆或元宵,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吃的 。众所周知,汤圆是糯米做的,而糯米性温,黏性大,不易消化,且汤圆其实是典型的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三高”人群,还有超重、肥胖人士可是禁忌,千万不要贪吃多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