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滇重楼繁殖技术


滇重楼生长要求蔽荫的环境 , 光照较强会使叶片枯萎 。 一般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要求遮荫较好 , 而成熟前二年要适当减少遮荫增加光照 , 有利于次生代谢物和干物质的积累 。 土壤含水量过低 , 易造成茎叶失水 , 根系干枯而死 , 而过高则易发生病虫害 , 根茎腐烂 。 重楼宜生长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红壤土中 , 粘重 , 易积水和板结的土壤不宜种植 。

【繁殖】滇重楼繁殖技术

文章插图

繁殖技术可采用种子繁育和根茎切块繁殖:
1、种子繁殖
【【繁殖】滇重楼繁殖技术】 滇重楼种子具有明显的后熟作用 , 胚需要休眠完成后熟才能萌发 。 在自然情况下经过两个冬天才能出土成苗 , 且出苗率较低 。 重楼的种子大多在9 - 11月份成熟 , 为增进种子萌发力 , 待蒴果开裂后种皮变成酱红色时进行采收 。 把采收的果实洗去果肉 , 稍晾水分 , 作湿砂或土层积催芽 。
具体方法是:
种子与砂(土)的比例为1:5 , 再施用种子重量的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并拌匀 , 装催苗框中 , 置于室内 , 催芽温度保持在18-22℃ , 每15天检查一次 , 保持砂子的湿度在30-40%之间(用手抓一把砂子紧握能成团 , 松开后即散开为宜) 。
第二年5月份有超过50%的种子胚根萌发时便可播种 。 将处理好的种子按5×5cm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 , 苗床宽1.2m , 高20cm , 沟宽30cm 。 种子播后覆盖1:1的腐殖土和草木灰 , 覆土厚约1.5cm , 再在墒面上盖一层松针或碎草 , 厚度以不露土为宜 , 浇透水 , 保持湿润 。
当年的8月份有少部分出苗 , 大部分苗要到第三年5月份后才能长出 。 种子繁育出来的种苗生长缓慢 , 3年后 , 滇重楼苗形成明显根茎时方可进行移栽 。
2、根茎切块繁殖
根茎切块繁殖分为带顶芽切块和不带顶芽切块两种方法 ,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 , 调查得出切块时带顶芽部分成活率为100% , 不带顶芽部分成活率为92%;带顶芽切段根茎的生长量是不带顶芽切段的1.5-2.5倍 。 目前我们在生产上主要以带顶芽切块繁殖为主 。
带顶芽切块繁殖的方法为:
滇重楼倒苗后 , 取滇重楼根茎 , 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 , 以带顶芽部分节长3-4cm处切割 , 伤口蘸草木灰或生石灰 , 随后按照大田种植的标准栽培 , 第二年春季便可出苗 , 其余部分可晒干作商品出售 。
简言之 , 滇重楼种苗繁育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有性繁殖
由于人工授粉技术的推广、种植管理水平提高 , 种子产量大幅增长造成价格下降 , 人工育苗成效显著 , 规模化、规范化基地陆续建成 , 大批廉价种苗将走向市场 。
2、无性繁殖
切块育苗技术取得突破 , 规模化基地建成 。 大量切块苗即将流向市场 , 种苗将回归理性价格 。
注意事项:
滇重楼移栽种植五年是最佳采收期 , 超过五年 , 土壤肥力下降 , 需通过补充大量肥料来维持重楼生长 , 否则将消耗自身营养 , 造成尾部枯烂 , 病虫害加重 , 农药使用量增加 , 管理成本上升 , 药材质量下降 , 得不偿失 。 因此 , 五年采收才能发挥重楼最大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