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扣除项目有哪些,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


哪些条项目可以税前扣除 可以税前扣除项目1、工资、薪金支出: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3、社会保险费:(1)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税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

(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

4.借款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 (资本化的部分,应通过折旧、摊销或在资产转让时扣除)

5、利息费用(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

6. 汇兑损失: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

7.公益性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未来3年内结转扣除 。

8.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

9.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10.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 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

11.财产保险费:按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
2019年新个税有哪些可以税前扣除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息支出的扣除 。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
(2)计税工资的扣除 。 计税工资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 。 按现行税收规定,纳税人的计税工资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额为800元,具体扣除标准可由各省、自治区 。 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不同行业情况,在限额内确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 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确需高于该限额的,应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报财政部审定 。 纳税人发放工资在计税工资标准以内的,按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则不得扣除 。 国家将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以及国家财政状况,对计税工资进行适时调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