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大素养包括哪些,哪6种数学素养


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几何直观 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作了“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 , 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


拓展资料:

张奠宙: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真、善、美”三个维度 。
通俗地说 , 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真、善、美”三个维度:
(1)理解理性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 , 体会数学真理的严谨性、精确性;
(2)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能够欣赏数学智慧之美 , 喜欢数学 , 热爱数学 。
从一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例如从事新闻、出版、法律、外语、中文、历史等专业)来说 , 他们的数学素养也许就是在高中学段形成的(到大学不学数学了) 。
对他们来说 , 在数学能力上要求不可过高 , 但是却必须具备现代的数学文化修养 , 能够欣赏数学美 , 理解数学文明 , 以便在采访人员采访、外语翻译、小说创作、历史考察等的职业生涯中 , 能够应对许多与数学文化有关的常识性问题 , 并与他人进行基本的数学交流与探究 。


中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 ,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历史重任 , 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 在数学教学中 ,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 ,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
张奠宙教授《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中的一个界定:即从数学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等四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朱成杰教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指出数学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心理健康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四个方面 。
我国传统提法: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有人建议应增加一项“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认为 ,  数学教育的目标应是具有以下五点数学素质:
①懂得数学价值;
②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③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④学会数学交流;
⑤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
更通俗地说 , 数学素养就是数学家的一种职业习惯 , “三句话不离本行” , 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专业搞得更好 , 更精密更严格 , 有这种优秀的职业习惯当然是好事 。
人的所有修养 , 有意识的修养比无意识地、仅凭自然增长地修养来得快得多 。 只要有这样强烈的要求、愿望和意识 , 坚持下去人人都可以形成较高的数学素养 。
扩展资料:
下面举一个例子 , 看看数学素养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 。 18世纪德国哥德堡有一条河 , 河中有两个岛 , 两岸于两岛间架有七座桥 。 问题是:一个人怎样走才可以不重复的走遍七座桥而回到原地 。
这个问题好像与数学关系不大 , 它是几何问题 , 但不是关于长度、角度的欧氏几何 。 很多人都失败了 , 欧拉以敏锐的数学家眼光 , 猜想这个问题可能无解(这是合情推理) 。
然后他以高度的抽象能力 , 把问题变成了一个“一笔画”问题 , 建模如下:见图右 , 能否从一个点出发不离开纸面地画出所有的连线 , 使笔仍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