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一少年“绑”在木椅上二十余年,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未来该怎么办?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
“太不容易了 。 ”
这是许多人看到潘海铨一家的第一个想法 。
“以后要怎么办呀?”
这是大家的下一个疑问 。
潘海铨今年67岁, 妻子曹芬华65岁, 老俩口拉扯着瘫痪、毫无自理能力的儿子潘建江31年 。 还能坚持多久?他们自己也答不上来 。 一个家庭, 在孩子被诊断出先天性残疾的那一刻, 就背上了较寻常家庭更为沉重的负担 。 更何况, 潘建江与老潘俩夫妻并无血缘关系 。
1、“绑”在木头椅子上的少年
萧山区蜀山街道湖东村一幢老式三层建筑里, 我们见到了潘海铨一家 。 房子干净空旷, 客厅铺了些花瓷砖, 四面仍是灰色水泥墙, 一眼望去, 采光不能算很好 。
下午两点半, 曹芬华刚从田间回来, 出来迎我们的时候, 手上还托着半碗米饭 。 “难为情, 还在吃午饭 。 ”说着顺手开了灯和风扇, 里间顿时亮堂了一些 。
一家三口平时吃住基本都在这里, 陈设简单, 靠墙摆了一张床, 床尾斜放着一台电视, 正中间是一张方桌, 桌上浅浅半碗青菜和一个差不多被掏空的咸蛋 。
萧山一少年“绑”在木椅上二十余年,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未来该怎么办?
进屋的时候, 我们便留意到了墙角坐着的潘建江, 他被放进一张定制的“木椅”里, 前面几根铁棒用来防止潘建江从椅子上翻落 。 因为无法站立和控制自己的肌肉, 他的手指只能僵硬地保持着一个姿势, 双脚交叉扭曲, 手臂时不时失控地挥动几下;脊柱无法支撑, 夫妻俩便从椅背后绕了几根绳子绑在潘建江胸前, 防止他前倾 。
萧山一少年“绑”在木椅上二十余年,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未来该怎么办?
从外表看, 潘建江白白净净, 穿着干净的T恤, 头发理得很清爽, 也没有胡子拉碴, 如果不是被扭曲的手脚限制, 很难想象, 眼前这个少年瘫痪近三十多个春秋 。
2、一丝欣喜和万分绝望
潘建江是被收养的 。
【萧山一少年“绑”在木椅上二十余年,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未来该怎么办?】在他到来之前, 潘海铨和曹芬华一直梦想着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 只是结婚五年多, 好消息迟迟未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