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与世界初次相见

作者:黎荔
每一天,与世界初次相见
我们在15岁至25岁间的经历 , 往往能被鲜活的保存在记忆里 ,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人生初体验的新奇性 。 这是一个充满“第一次”的时期 , 我们在那段时期拥有比之后在30、40岁时更多的新奇体验 。 相对于此后壅塞潦草、麻木疲惫的人生 , 我们往往更记得自己年轻时 , 那每一段新体验的初次经历 , 如此天清地明 , 如此石破天惊 , 真正是开辟鸿蒙 , 踏雪留痕 。
第一个朋友 , 第一次牵手 , 第一份工作 , 第一次醉酒 , 第一次离家远行 , 第一次打架斗殴 , 第一次品尝酸甜苦辣 , 知晓人间炎凉 , 第一次见到亲人离世 , 第一次眼泪婆娑 。 生命之花 , 在最初的最初 , 总是浪漫而绮丽 , 绽放得那样惊心动魄 , 荡气回肠 。 那时 , 我们还保有人之为人最初的自由、纯粹和美感 。 那时 , 我们在塑造自己的个性 , 在世上寻找个人位置 , 许多经历都是猝不及防的 , 又是难以抑制的 , 又是期待已久的 , 因此于我们而言是极大的创造活动 。 当我们出发去探索这个广阔世界 , 世界则以种种新鲜的观感、声音和体验的刺激 , 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成长的日子注入过量的新奇感 。 这种造成巨大的神秘感和挫败感的来源 , 也掌握着巨大的解放和激励的力量 , 对我们的记忆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
在天空里
有一颗孤独的星
黑夜里的旅人
总会频频回首
想象着那是他初次的
初次的爱恋
——《孤星》
后来 , 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样子 , 最初的愿望 , 忘记了如朝阳喷薄般来到生命中的爱与美 。 我们忘了来时的路 , 我们变得沧桑苦涩 , 面目全非 。 有很多事情回到最初 , 可能更容易得到解答 。 比如 , 面对复杂的人性 , 面对种种现实的制约 , 听从最初体内荷尔蒙唤起的那种叫“爱”的虚幻之物 , 反而可能更加实在 。 无论恋情以何种理由告终 , 能够肯定当初深深爱过 , 便不枉过 。 再比如 , 世间有成千上万种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 但生命的最初本质似乎是:没有来由 , 没有准备 , 没有预兆 。 我发现不但探究生命的意义没有意义 , 而且生命本身没有 , 也不该有意义 , 而这样无端端的生命 , 似乎更为迷人、更有魅力 。
我们常常怀旧少年时代的欢乐时光 。 那情感的初次战栗 , 那未知世界的宽广辽远 , 那探险的奇趣与兴奋 , 那对于生命的无知与冲动 , 是多么撩人心弦的美好 。 其实 , 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看 , 同一物体永远不会以相似的形态出现两次 。 换句话说 , 人们在不断地挖掘新的视野 。 所有你感觉到的东西 , 其实都属于“初体验” 。 我们每一天 , 与世界初次相见的刹那 , 应该都有着细腻的品尝 , 有着鲜活的细节 , 有着无限的惊喜 。
【每一天,与世界初次相见】每一天睁开眼睛 , 我们都应该站在 , 一个初次发现的蕴藏着世界万物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