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肝肾阴亏者慎服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 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 。 常于夏、秋二季采挖 , 除去须根 , 洗净后干燥入药 , 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 。 然而土茯苓有些什么功效呢?土茯苓的作用又有哪些呢?亲 , 您一定也想了解吧 。 那么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吧^_^
土茯苓的功效:
成分: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 。
性味:甘、淡 , 平 。
归经:归肝、胃经 。
土茯苓的作用:
一、临床应用: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 。
(1)预防:每日1两 , 1次或2次煎服 , 每周连服3日 , 共服5周 。 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 , 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1:5.58 。
(2)治疗:土茯苓2两(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 , 甘草3钱 , 水煎每日2次分服 。 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 , 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 。 治疗18例均愈 , 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 。 平均住院时间3.6天 。 或用土茯苓4两 , 地榆、青蒿、白茅根各1两煎服 。 每日1~3剂 , 热退后每日1剂 , 4次分服 。 同时配合对症处理 , 如镇静、止血、补液等 。 治疗14例 , 失败4例 。 其中血培养阳性者9例 , 5例治愈 , 4例失败 。 治愈病例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在1~7日内 , 主要症状随体温下降而逐渐减轻或消失 , 大部分病人头痛、身痛、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血痰等均于1~2天内消失 。 治疗中少数病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
2、治疗梅毒 。 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 , 以土茯苓为主 , 配合银花、甘草 , 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 , 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 。 煎服 。 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 , 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 。 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 。 对晚期麻痹性痴呆 , 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 , 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 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 。 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芩1.5~2两 , 水煎 , 2~3次分服 , 以10~20天为一疗程 。 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两的 , 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
3、其它作用 。
(1)防治麻疹:预防用100%煎液内服 , 3岁以下每日30~50毫升 , 3~6岁50~60毫升 , 分3次服 , 连服3日 。 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 。 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
(2)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用4~8两煎服 , 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 , 7天为一疗程 。 ㈢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3两 , 水煎 , 分3次服 。 退肿作用较好 , 肚后 , 小便增加 。 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 ㈣治疗须淋巴结核:每日用鲜品1斤 , 水煎分2次服 。
二、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1)对大鼠膀胱化学致癌的影响 。 实验动物雌Wistar大鼠 , 体重70~110g , 致癌剂N-J基一N(4-羟丁基)亚硝胺(BBN) , 实验时以20{bf}乙醇将BBN原液配成36{bf}的溶液 。 正常对照组:在乙醚浅麻醉下 , 单纯以溶剂(20{bf}乙醇)0.25ml经导管ig , 每周2次 , 共12wk 。 病理对照组:36{bf}BBN溶液0.25ml(90mg)ig , 每周2次 , 共12wk、每只鼠BBN总剂量2.16g 。 土茯苓组:BBN处理同病理对照组 , 以每lkg含120g土茯苓干粉的饮食饲养 。 至wk30实验结束 , 处死动物 , 取膀胱、输尿管、肾盂 , 肾、肝和脾作组织学检查 。 结果表明 , 土茯苓组对BBN膀胱肿瘤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 , 而且发生了较多的鳞状细胞型肿瘤 , 因此在使用本品防治膀胱肿瘤时 , 应持慎重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