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手御医—陈莲舫的故事

陈莲舫 , 名秉钧 , 别署庸叟 , 又号乐余老人 , 朱家角人 , 清末上海名医 , 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 , 生于1840年 , 卒于1914年 , 享年74岁 。 陈家世代业医 , 至陈莲舫已第十九代 , 陈氏医学精通内、外、妇、儿各科 。
 
出身医学世家的陈莲舫 , 自幼承继祖业 , 曾到龙门书院读书后 , 入京任刑部主事 , 因仕途坎坷 , 遂归故里 , 潜心医学 。 由于他有一个医学世家的便利条件 , 随他的祖父陈焘学习 , 随诊左右 , 尽得家传 , 加之他学习刻苦 , 博采并蓄 , 精习经方、洞晓脉理 , 所以医道大有长进 。 当他中年时期 , 其医疗水平日见精湛 。 在朱家角悬壶行医 , 求诊者门庭若市 , 当时放生桥至何家桥一段河面 , 求医船只常挤得水泄不通 。 久而久之 , 不少官场人物也都慕名前来 , 一时名声大振 。
 
光绪年间 , 陈莲舫曾被五次奉诏入京为皇帝和太后诊病 , 疗效颇佳 , 被封为御医 , 并授予“恩荣五召”御匾一块 , 因其医术精湛、见解独到而有“国手”之誉 。
 
他老年辞官设诊于上海 , 曾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及各善堂施诊所懂事等职 , 同时积极创办“上海医会” , 举办中医学校 , 对中医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 著有《陈莲舫先生医案秘钞》、《十二经分寸歌》、《御医请脉详志》、《莲舫秘旨》、《医案拾遗》、《女科秘诀大全》等 。
 
陈莲舫晚年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 , 堪称后世中医教育的典范 。 其门人弟子众多 , 北至黑龙江 , 南到两广 , 影响遍及全国 。 其弟子陈蓉舫悬壶上海三家园(今凤阳路) , 其子陈山农、箓箓  , 孙陈范我 , 皆承家业 , 亦是名医 。
 
陈莲舫勤于思考 , 博采民间单方验方 , 广求明师 , 勇于推陈出新 。 他认为治病当“知古而不泥古 , 方是良医 。 ”他崇尚经典 , 灵活运用 , 不落窠臼 , 提倡“守经尤贵达变”的治学方法 。 时至今日 , 对于学习中医者仍不失有其积极的意义 。
 
民间也有不少有关陈莲舫的有趣传说 。 相传当时他的医术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 , 惊动了天上八仙之一神仙吕纯阳 , 他不相信陈莲舫有此等本事 。 一天 , 正值寒风凛冽 , 大雪飘飘 , 吕纯阳扮成一位病人 , 前去找陈莲舫看病 , 在候诊时还拿出用荷叶包着的羊肉 , 津津有味地吃着 。 当轮到为他号脉时 , 陈莲舫当即说出了八个字:六脉调和 , 非仙即妖!神仙吕纯阳听完这句话 , 知道已被识破 , 只得羞愧地走掉了 。 事后有人问陈莲舫怎么料事如神 , 陈莲舫微笑道 , 我是一靠切(搭脉) , 二靠望(观察) , 君不见如今正值冬季 , 哪来有这么新鲜的荷叶?此人非仙莫属也!
【国手御医—陈莲舫的故事】 
为纪念陈莲舫被皇帝五召进京治病 , 角里人将靠近陈莲舫老宅的弄堂命名为陈家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