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文章插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基本疗法
治法: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也可以配合灸法或拔罐 。
针灸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
针灸方法:环跳,阳陵泉为每次必取穴位,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一旦得气即可留针,阳陵泉也需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到足背 。
针灸方义:病邪滞留于腰脊,臀部,腿部,所以选取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并可适当深刺夹脊穴使针感下传,以除深远邪痹,按照疼痛放散部位,分别选取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等穴,均用泻法 。
寒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温通经络,行气祛寒 。用泻法,久留,多灸 。
针灸处方:肝俞,膈俞,八髎,足三里,温灸 。
配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
随证配穴:腰痛配三焦俞,大腿牵引痛配殷门,风市,小腿痛配承山,腰椎旁点加腰阳关,大肠俞;骶髂点加秩边,殷门;臀点加居髎,承扶;腘点加委阳,承山;腓点加阳陵泉,悬钟;踝点加申脉,昆仑 。
针灸方义:泻足太阳膀胱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昆仑,加灸肝俞,膈俞,八髎,可温通经络,旺盛血行以驱寒邪;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可调和经气,随证配殷门,风市,承山属循经邻近取穴 。
湿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通经活络,行气化湿,平补平泻,针灸并施 。
针灸处方:脾俞,大肠俞,膀胱俞 。温灸 。
取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
针灸方义: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悬钟),配灸脾俞,大肠俞,膀胱俞可调和经气,健运脾肾而化湿邪,使经络气血得通 。
坐骨神经痛调理小贴士
坐骨神经痛患者应注意急性期卧床休息,如病情好转宜结合适当的活动;下肢,腰部均须保温,最好卧床,平卧时腰部可垫小枕头 。
【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