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_“空心”比空巢更难熬


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_“空心”比空巢更难熬

文章插图
导语:“空心”比空巢更难熬,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空巢老人由于生活不便等原因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但有些子女双全的老人也会产生心理疾病,比起“空巢”,老人更怕“空心”,那么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呢?
人到晚年,为事业、家庭和儿女操劳了一辈子,本该好好享享清福 。但很多老人却开心不起来,身体状况不断走下坡路,心里承受着孤独和寂寞 。曾经生活和工作中的顶梁柱却慢慢成为无事可做的“糟老头”和“老太婆”,曾经充实的生活一下变得空空荡荡 。及时子女儿孙就和自己住在一起,但有些老年人也会觉得自己被人所理解,而产生一种孤独寂寞感,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成为了一个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关键点,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吧 。
许多老人退休后,原本紧张、有序、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一下变了,没了事情忙活,社交圈缩小了,跟儿女沟通也不畅,主心骨好像突然丢了 。寂寞、怀旧、失落、挫败和衰老感缠绕着越来越多的“空心”老人 。
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
1、子女应多和老人交流
老人退休在家,即使和子女住在一起,但子女们每天忙着上班,儿孙辈每天忙着上学,全都早出晚归 。家庭只是他们的中转站,休息一下就立刻又出门了,根本无暇关系一下老人,和老人沟通交流 。如今大多数老年人不缺吃少穿,最缺精神上的支柱 。沟通交流就像一根拐杖,帮助老人走好这一段漫长的晚年 。老人们十分渴望可以多和儿孙聊聊天,说一说自己过去的光辉事迹,寻找一个抒发内心感概的对象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因而,子女们要多抽空和老年人聊一聊天,关心一下老年人的生活,了解老年人的需要 。
2、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
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往往是55岁-70岁的老人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最有阅历、经验最丰富、尚有精力的时候,这个时期的老人往往最容易产生“退休综合征”,心理失落、孤独、自卑、人生未来的目标不明,有丧失感 。如果这种心态长期得不到疏导,会导致抑郁症,还会影响到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失眠、免疫力下降,甚至还会产生自杀倾向 。因此,子女要多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老年人有一些症状是要及时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走出心理误区,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 。
【如何让老年人不“空心”_“空心”比空巢更难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