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论读书

周仲瑛 , 男 , 汉族 , 1928年6月出生 ,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 。 世代中医 , 幼承庭训 , 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 。 1948年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 1956年进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 先后任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院长等职 。 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 , 任院长 。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 , 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 。
 
· 广悟经典融会贯通
中医经典所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即便是在今天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只有通过中医药经典的学习了解古代医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辨证立法及处方用药的思路我们才能掌握中医药学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经典理论虽然比较枯燥但不空洞也不是泛泛的说教是前人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是对中医系统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提练经久不衰 。 如果能够读熟读透经典前后融会贯通临证时便可左右逢源 。 如抵当汤是《伤寒论》中的一个名方用以治疗下焦蓄血证等谓“太阳病……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 ”我在临床上对之加减后常用于瘀血内著之中风、老年性痴呆、恶性肿瘤、血栓性脉管炎、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回流障碍的肿胀等见有瘀热内结、血瘀内停证者使瘀热从下窍而去疗效较好体现了用典而不泥于典临证贵在变通 。
 
· 溯源逐流温故知新
中医经典著作是扎根于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精华历代医家又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不断加以丰富、充实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是中医的源头和根基 。
 
周老指出学习中医的门径有二 。 一种是从源到流以四部经典著为奠基系统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然后再下溯历代医著 。 这种方法能打下较好的理论根基弄清水源木本有充足的“后劲” 。 但在初学阶段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其中意义但可利用此时记忆力好的优势在这一时期多背一些经方段落虽不能完全理解待以后在临床中慢慢消化回味可受用一生 。 另一种是从流到源就是把后世浅近实用的读物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加以背诵记忆同时阅读《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医宗金鉴》、《医学心悟》、《医方集解》等书进入临床时还要选读23家医案 。 这种学习途径容易与临床接近但理论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仍然需要在经典著作上加强学习才能加深功底否则缺乏后劲 。 另外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后对原来学习的经典理论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此前学习过的(经典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
 
以自己过去研究出血热的切身体会周老谈到了对<伤寒论>的太阳蓄血证与蓄水证二者关系和证治有了新的见解 。 《伤寒论》指出两者病位均在膀胱前者是热入血分故小便自利而有神志变化后者是热在气分故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并以此为鉴别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方药 。 但在研究中发现蓄血证有小便自利者亦有小便不利者小便利与不利既与蓄血的病位有一定关系且可因病而异 。 且蓄水和蓄血二者可同时存在并可以互为因果 。 继而周老提出了出血热少尿期的病机核心是瘀热水结以泻下通瘀、滋阴利水为治疗大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 立足临床科研促新
【国医大师周仲瑛论读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