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是什么意思 蛮夷解释

【蛮夷是什么意思 蛮夷解释】

蛮夷是什么意思 蛮夷解释

文章插图
1、蛮夷,拼音是mán yí,汉语词语,古代泛指周边少数民族 。
2、出处:
⑴《书·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
⑵《战国策·燕策》:“北蛮夷之鄙人 。”
⑶《史记·五帝本纪》:“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
⑷《汉书·李广苏建传》:“为降虏于蛮夷 。”
⑸《汉书·王莽传下》:“更遣复位后大司马护军 郭兴 、 庸部 牧 李曅 击蛮夷 若豆 等,太傅牺叔 士孙喜 清洁江湖之盗贼 。”
⑹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
⑺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 。”
⑻《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 。”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 。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 。
⑼明《闹铜台.第五折》:「有一日圣明主招安去,扫蛮夷辅圣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