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

降香(学名:Dalbergia odorifera )又名:花梨木、降香黄檀 , 为蝶形花科黄檀属乔木 , 高10-15米 , 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 。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 。圆锥花序腋生 , 分枝呈伞房花序状;总花梗长3-5厘米;基生小苞片近三角形;花梗长约1毫米;花萼下方1枚萼齿较长 , 披针形;花冠乳白色或淡黄色 , 各瓣近等长 。荚果舌状长圆形 , 基部略被毛 , 顶端钝或急尖 , 基部骤然收窄与纤细的果颈相接 , 果颈长5-10毫米 , 果瓣革质 , 对种子的部分明显凸起 , 状如棋子 , 有种子1(-2)粒 , 产于中国海南 , 生于中海拔有山坡疏林中、林缘或标旁旷地上 。
降香木材质优 , 边材淡黄色 , 质略疏松 , 心材红褐色 , 坚重 , 纹理致密 , 为上等家具良材;有香味 , 可作香料;根部心材名降香 , 供药用 。为良好的镇痛剂 , 又治刀伤出血 。

降香

文章插图
降香的功效和作用1、用于跌打损伤 。凡有瘀血停滞作痛 , 或体内、体外出血(不甚严重者) , 都可应用 。常配乳香、没药、三七、自然铜等制成丸、散(研成极细末)内服或外敷 , 能止血生肌、镇痛 。
2、用于理气化瘀止痛 , 功用大致与檀香相同 , 故可用子代替檀香治疗真心痛(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 常配活血药同用 , 方如冠心二号方 。据观察 , 本方治冠心病疗效较好 , 能减轻症状 。
此外 , 降香配枳壳、橘红 , 能健胃醒脾 , 降气化痰 。
活血散瘀 , 止血定痛 , 降气 , 辟秽 。主胸胁疼痛 , 跌打损伤 , 创伤出血 , 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
1、《本草经疏》:降真香 , 香中之清烈者也 , 故能辟一切恶气 。入药以番舶来者 , 色较红 , 香气甜而不辣 , 用之入药殊胜 , 色深紫者不良 。上部伤 , 瘀血停积胸膈骨 , 按之痛或并胁肋痛 , 此吐血候也 , 急以此药刮末 , 入药煎服之良 。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 , 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
2、《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 , 入血分而下降 , 故内服能行血破滞 , 外涂可止血定痛 。又虚损吐红 , 色瘀味不鲜者宜加用之 , 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
3、《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
4、《纲目》:疗折伤金疮 , 止血定痛 , 消肿生肌 。
5、《玉楸药解》:疗挺刃损伤 , 治痈疽肿痛 。
6、《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 , 宣五脏郁气 , 利三焦血热 , 止吐 , 和脾胃 。
降香的药用价值【降香】药用
中药大全》降香的记载:降香为少常用中药 。始载《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名降真香 , 列入木部香木类 。过去均为进口 , 现市售商品 , 主要为国产的花榈木 。
别名:降真香、紫降香 。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乔木花榈的干燥根及心材 。野生 。
产地:主产于广西海南岛 。此外 , 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亦有分布 。
性状鉴别:商品均已削去外皮 , 断截成15~30厘米的段块 。表面紫棕色或暗红紫色 , 有刀削痕和纵直细纹 , 多较光滑 。质坚硬 , 体重 。微有香气 , 点燃后较浓 , 烧后留有白灰 , 味微苦 。以紫红 , 坚硬 , 香气浓者为佳 。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 。
降香的功效与作用:理气镇痛、行瘀止血 。实验证明降香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
炮制:镑片或劈碎 。
性味:辛 , 温 。
归经:入心包 , 肝经 。
功能:行瘀止血、消肿止痛 。
主治:金疮出血 , 跌打损伤 , 疼痛 , 瘀血肿痛等症 。 
此外 , 降香配枳壳、橘红 , 能健胃醒脾 , 降气化痰 。
使用注意:脉实便秘、阴虚火盛、血热妄行者均忌服 。
用量:研末冲服2.4~3g;入煎剂用3~6g 。
处方举例:冠心二号方(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降香15g , 丹参30g , 赤药15g , 川芎15g , 红花15g , 作冲剂 , 每日一剂 , 分三次冲服 , 一疗程四周 , 可连续用三疗程 。
1.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滞气 , 甘以解毒 , 寒能清热 , 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 , 二者相伍 , 一先于活血散瘀 , 一先于清热解毒 , 相须为用 , 治疗痈疽疮肿 。
2.配当归: 当归补血活血 , 行气止痛 , 二药合用 , 活血行气功效相加 , 用于跌打损伤 , 瘀血作痛 。
3.配三七:三七甘缓温通 , 苦降下泄 , 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 , 二药相合 , 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打瘀痛、痈疽肿痛 。
4.配威灵仙: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 , 二药相伍 , 皆可祛风通络 , 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
5.配丹参:丹参苦能降泄 , 微寒清热 , 多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之功 。二药合用 , 化瘀力胜 , 丹参有清热之效 , 降香更有降气之能 , 故用于胸痹心痛、胁肋刺痛、痈疽疮肿 。
6.配郁金:既入血分 , 行血中之气 , 破瘀止痛 , 又能疏肝解郁 , 行气止痛 , 二药合用 , 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 。
7.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 , 微温化湿而不燥热;藿香散邪辟秽 , 理气化湿 , 止呕和中 , 醒脾开胃 。二药合用 , 治疗暑夏寒湿 , 症见发热头痛 , 胸胁满闷 , 纳呆泛恶 , 腹痛吐泻 , 湿浊伤中者 。
8.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温通 , 气味芳香走窜 , 内能宣通脏腑 , 外能透达经络 , 功善和血化瘀 , 有止痛、伸筋、消肿、生肌之功 , 二药配伍 , 用于瘀血阻滞胸痹胁肋疼痛、痈疽疮肿、跌打损伤等证 。
降香

文章插图
降香的用途观赏
降香可以被用来作为绿色观赏植物 , 摆放在家庭、学校、企业、商店、宾馆、饭店(室内陈设是没有地域性的) 。降香黄檀还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树种 。
家具
降香的心材最具价值 , 种植7-8年后形成心材 , 心材红褐色 , 材质致密硬重 , 纹理细密美观 , 自然形成天然图案(俗称“鬼脸”) , 耐腐耐磨 , 不裂下翘 , 且散发芳香 , 经久不退 , 是制作高级红木家具、工艺品、乐器和雕刻、镶嵌、美工装饰的上等材料 , 与进口的酸枝木齐名 。
香料
其木材经蒸馏后所得的降香油 , 可作香料上的定香剂 。
降香的养殖方法繁殖方式
播种法
对降香黄檀进行培育和栽育时 , 第一步是采集种子 , 但是在采集种子前需要了解降香黄檀的生物学特性 , 由于降香黄檀的花期大约在每年的3-4月 , 而果期大约在每年的10-12月 , 在每年的10-12月份时可以采集种子 , 断定果实是否成熟可以观察果皮是否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 , 当荚果成熟后 , 果皮变为黄褐色 , 在枝上悬挂不开裂 , 所以在采集种子是需要剪下一小段细小的枝条 , 将荚果摘下 , 取到荚果后需要晒一段时间 , 通常情况下为1天-2天即可 , 揉搓荚果 , 将荚果边缘除去 , 便可采集到荚果的种子 。
播种前用水浸24小时 , 捞出晾干后撒播于苗床面 , 后盖细土1厘米左右 , 再盖一层薄草或用遮阳网搭盖 , 早晚淋水 。约半月发芽 , 当子叶转绿 , 真叶开始长出时 , 可装杯育苗或稀植育裸根苗 , 半年后或在适栽季节可上山造林 。
扦插法
在进行扦插育苗前 ,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穗条 , 选用1年生苗木主干木质化部分侧枝或者母树中上部的穗条 , 所选用的穗条粗0.8厘米 , 并将其切成长度为15厘米进行扦插 , 扦插的时间要在本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一月份之间比较合适;扦插需要在特定的容器中 , 将腐殖质和黄心土混合物作为扦插基质 , 两者按照5比5的比例混匀混合 , 扦插时 , 首先要将穗条泡在生根粉溶液中 , 浸泡2-3小时后取出 , 将穗条扦插在基质中 , 扦插完毕后将周围的土压实 , 需要注意的是 , 扦插后要立即盖上塑料膜加遮阳网(温度控制在25-26℃) , 主要是为了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
扦插后 , 要维持营养袋内土的水分适宜 , 对水分控制可以采用人工间歇喷雾法 , 扦插后还需要控制苗床温度适宜 , 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下 ,  如果稳固过高则利用人工间歇喷雾法加大喷雾频率 , 并将盖塑料膜时间延迟 , 在扦插后的15天左右会出现萌芽的现象 , 但是此时并不是有新根长出 , 所以需要将新梢除掉 , 扦插后的30天左右才会有根系长出 , 当萌条长到约10厘米时 , 选择一条生长状态好的留下 , 当苗的高度达到30厘米时可以将遮阳网拆除 。
栽培技术
采种育苗
采种宜选择15a生以上 , 生长健壮 , 发育正常、干形通直 , 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树 , 当果皮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时(约12月份)就可进行采种 , 果实采回后充分晒干 , 将果荚揉碎 , 除去果荚边缘后获得带部分果荚的种子 , 种子随采随播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4h , 捞出晾干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 , 然后覆盖细土约1cm , 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 , 早晚淋水 , 保持苗床湿润 , 半月内开始发芽 , 当幼苗长出2对真叶时(约一个月左右)即可移入营养袋 , 营养袋选用8cm×12cm的塑料袋 。营养土用无菌壤土75%、火土灰25% , 另加少量的复合肥充分拌匀装袋 。在移栽时做到随起随移栽 , 起苗应尽可能做到保持根系的完整 , 不要损伤苗木的顶芽、皮层和根系 , 移栽到营养袋内保证不窝根 , 随移栽随浇水 。幼苗移植后的半个月后可勤施薄尿素 , 保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为了培育壮苗 , 可视苗情 , 喷施叶面肥 , 做好除草工作 。应本着“除早 , 除小 , 除了”的原则 , 加强初期的除草工作 。同时 , 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 , 每隔10d左右用1∶1∶100波尔多液喷一次 , 90%的敌百虫的0.067%的溶液喷洒一次 。用1年生或用半年生营养袋苗 , 于3~6月雨季上山造林 。
造林施工
降香黄檀为阳性树种 , 低海拔的平原或丘陵地区 , 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和采伐地阳坡、半阳坡 , 常年气温较高 , 干湿季明显 , 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等土壤类型 , 均可造林 。造林前按常规进行割带、清杂、垦穴(坡度超过20度的要开水平带后才开植穴) 。植穴规格为50cm×50cm×40cm 。造林株行距 , 视立地条件而定 , 水肥条件很好的地方为3m×2.5m , 每667平方米90株;如果土地不肥沃 , 雨水偏少的地区多采用2m×2.5m的规格种植 , 每667平方米种植约120株 。挖好植穴后 , 开始栽植前 , 先回填表土 , 这时要配合投放基底肥 。每株用量:复合肥150g , 钙镁磷200g , 过磷酸钙200g , 结合回填土混合均匀 , 然后将苗栽植其上 。栽植时要注意适当深栽 , 避免露出地径基脚;同时做到“根舒、苗正、打紧” , 回填土略高于穴面 , 成小丘状 , 以免雨后树穴陷成凹形.避免造成根部积水、土埋 , 以免烂根 。
幼林抚育
种植后当年 , 在雨季末期(9月)进行松土、锄草1次 。第二年起的3年内 , 应加强抚育管理 , 方法:以苗为中心清除树盘周围直径1m范围内的灌木杂草 , 同时结合培土施肥 。每年的雨季前、后各1次 , 有条件的在中间增加一次抚育更好 。施肥:结合松土、除草、扩穴 , 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50~200g , 以促进林木生长 , 使其早日郁闭成林 , 减少杂草丛生 。修剪:花梨分枝较低 , 侧枝粗壮 , 抚育时要注意修剪分枝 , 培育良好杆形 。但要注意 , 幼林第1~2年 , 不要过早、过分剪秃所有侧枝 。要适当多留枝叶 , 以利于增加光合作用 。随着树龄的增长 , 幼林逐步长高 , 才逐步向上修剪 。这样 , 有利于增加幼林期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 , 有助于幼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展 。
降香

文章插图
降香的病虫害防治瘤胸天牛
在海南尖峰岭、吊罗山等地的人工幼林被害率均达20~30% , 严重者可达70~80% , 被害后幼树往往造成风倒或枯死 , 较大的树生长受到影响 , 其成虫于2月初出现 , 3~4月间为盛期 , 取食嫩枝树皮 。
可于成虫活动盛期 , 摇动树木或用竹竿触之落地 , 加以捕杀 。卵及幼虫初期都易发现 , 也可用人工捕杀;或者用90%的敌百虫 , 50%双硫磷、马拉松 , 80%敌敌畏300~400倍液 , 6%可湿性666粉的50倍液以兽用注射器从虫孔注入 , 然后用粘泥围封孔口 。
伪尺蠖
成虫于4月上旬出现 , 产卵于叶片上 。5月中旬是幼虫为害盛期 , 主要为害嫩叶 。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
黑痣病
在苗木及幼树均有发生 , 一般为害叶片、小枝及果荚等 , 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产生褪色小斑点 , 逐渐扩大汇合 , 并变黑色 , 重者边成一片几乎覆盖整个叶面 。在海南每年6~7月间严重发生 , 造成叶片枯黄早期落叶 。
发病较重圃地和林分可在新叶开放后每隔半月喷1:1:100的波尔多液2~3次 。
炭疽病
苗木及幼树均感染 , 常侵害叶片 , 严重者也为害嫩枝 , 海南各地均有发生 。
可于发病初期每隔15天喷一次1:1:100的波尔多液;秋冬季节或起苗前彻底剪除和收集枯枝病叶烧毁 。
主要病虫害防治
降香黄檀的苗期和幼树易受黑痣病为害 , 病斑主要出现在叶、枝和果荚上 , 在雨季蔓延极为迅速 , 严重时整个叶片均显黑色 , 致使叶大量脱落 , 严重影响幼树生长 。嫩叶和嫩梢上也会发生炭疽病 , 在叶片上 , 显现圆形褐色小病斑 , 其上有黑色小点;在嫩枝上发病处呈黑色 , 逐渐干枯 , 以上两种病害 , 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 , 每隔7d喷一次 , 共喷2~3次 , 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人工幼林 , 主要的是天牛危害 , 被害后的幼树往往造成风倒或枯死 。对成虫可摇动树木使其落地加以捕杀 , 也可在幼虫期用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300~400倍液以兽用注射器从虫孔注入 , 然后用粘泥围封孔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