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隧蜂的天敌,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对吗

什么是隧蜂的天敌

什么是隧蜂的天敌,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对吗

文章插图
【什么是隧蜂的天敌,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对吗】隧蜂的天敌是瓢虫科、螳螂、捕食螨、草蛉、食蚜蝇等所有捕食性昆虫,因为它们捕获隧蜂后会吞噬其肉体或吸食其体液 。比如螳螂就是隧蜂的天敌,经常捕获隧蜂 。它可以捕食40余种害虫,比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它还是蚜虫、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 。
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对吗酿蜜匠--隧蜂

腹尖似出鞘兵器的滑动沟槽是它们的族徵
这世间的蜜匠
在五月的花丛间辛勤采集
它们有时一无所获 有时满载而归
在日暮时分的门外徘徊
不是因为贪恋光阴
而是小镇的面貌日新月异它们须努力找寻
一旦摸到自己家门便喜不自胜

制作花粉面包 酿造温馨之蜜
是它们拿手的本领
而一整个六月 它们的劳动成果被小飞蝇占领
小飞蝇将卵产在蜜中 将这个家洗劫一空
抢夺得最好的食物 化蛆成蛹
第一代的隧蜂幼虫遂全军覆没

九月是隧蜂新的生命季
抢掠者在茧中昏睡
第二代的幼虫得以存活
自然以此法则来维护平衡
迫害者与被迫害者和平共处
“秩序和正义总排在最后 。”*

*引自法布尔《昆虫记》 陈筱卿译昆虫记隧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读的这本《昆虫记》,是青少年版的,我读了第一章《隧蜂家族》,隧蜂家族生活在地底下,隧蜂最大特点是肚腹背部腹尖最后一道腹环上有一道光滑明亮的细沟 。无须再去辨别它的体形、体色 。隧蜂有个“天敌”,是双翅目的小飞蝇,又叫“吃白食者” 。
我读了以后,感觉大自然的食物链是不能改变的,因为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昆虫记隧蜂的捕猎方式蜂箱诱捕法、地窖诱捕法
1、蜂箱诱捕法
(1)选择地点
选择蜜粉源丰富、有水源、气候适宜、朝阳的山麓的地方进行引诱野生蜂群 。
(2)掌握时机
诱捕中蜂的适宜时期:4-5月份(北方)、11-12月份(南方);
野生蜂群诱捕适宜时期:8-9月份(南方亚热带地区) 。
(3)用旧蜂箱
最好用家里的旧蜂箱(可用新的取代旧的,换出来诱捕专用),因为旧蜂箱带有蜂胶和蜂腊,诱捕蜜蜂最为成功,在蜂箱的门口涂上一层蜂腊(用火烧旧巢,把融化的蜂腊涂上) 。
(4)经常检查
一般来说放置后几天就有收获了,如果是在下雨天需傍晚蜜蜂归巢后关上巢门,搬回家尽早过箱饲养 。
2、地窖诱捕法
(1)选择地点:背风向阳、高低均衡、落差不大的地方 。
(2)选择一棵树形高大、不缺枝头不断尖、枝全叶茂的大树,在大树后面挖个直径为为50cm、深40cm左右的坑,里面放上抹过诱蜂药的木棍或者木板,用蜂帽盖在蜂窖上 。
(3)在收蜂期间,每隔2-3天观察一次,特别是下雨后的晴天 。
(4)当发现偶蜂群入住后,在傍晚的时候用纱网将蜂收回 。
(5)收回的中蜂可采用借脾过箱的方法饲养 。
3、猎捕方法
(1)准备工具:刀、斧、镐、喷烟器、收蜂笼、面网等 。
(2)猎捕时间:傍晚或夜间进行
(3)将晒干后的艾蒿,通过烟熏先将蜜蜂镇服,之后在凿开或挖开洞穴使巢脾暴露,在根据中蜂过箱的方法进行收捕 。
(4)也可以用驱蜂药(卫生球粉或艾叶点燃)烟熏将蜜蜂镇服,蜜蜂由于受到驱蜂药的熏呛就会爬出蜂箱,等蜂王出来、蜜蜂基本出净后就可以回收了隧蜂的特点隧蜂是属于单肢亚门、昆虫纲、蜜蜂科、蜜蜂属的一种动物,它每年生产2代 。隧蜂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特征,如果仔细观察它的尾部,可以看到有一道油光锃亮的钩槽 。雌隧蜂是唯一一种在5月份孵出来的蜜蜂,它们的后代特别多,在雄隧蜂还没有出现时,它们仍然能够进行繁衍生殖 。
一、隧蜂的特点
1、隧蜂是一种单肢亚门、昆虫纲、蜜蜂科、蜜蜂属动物,一般每年生产2代 。隧蜂也是蜜蜂的一种,但是隧蜂形态不一,有的跟蟑螂一样大,但有一些比家蝇还小 。
2、隧蜂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特征,它的尾部有一道油光锃亮的钩槽 。当它进入攻击状态时,蛰针会沿着这道沟槽做上升、下降的运动 。
3、雌隧蜂是唯一一种在五月份孵出来的蜜蜂,它的后代非常多 。在雄隧蜂还没有出现时,雌隧蜂就能繁殖了 。通常经过2个月后,雄雌两种性别的隧蜂就会诞生,交尾完成后,又会重新周而复始的繁殖 。
二、隧蜂的天敌是什么
1、隧蜂的天敌是所有捕食性昆虫,它们捕获隧蜂后会吞噬其肉体或吸食其体液 。螳螂就是隧蜂的天敌,它可以捕食40余种害虫,比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它还是蚜虫、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 。
2、隧蜂的巢一般会建在花丛里,所以能经常看到隧蜂四处搬运蜂蜜 。但是隧蜂的巢穴太过狭窄,通常第1只刚到,第2只就会过来,但它们不会发生拥挤现象,因为如果硬挤过去,会使花粉掉落 。
3、隧蜂每年会生产2代 。一代在春季,这一代是雌隧蜂在上年秋季受孕的结果 。还有一代在夏季,这一代比较特殊,它主要是通过潜在母性进行生育,是单性生殖的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