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普洱新生茶

【品普洱新生茶】1.以粘稠为厚:粘稠因为“发酵”而导致 , 这一点 , 我们在红茶黄茶和一些乌龙茶上深有体验 , 一般来说 , 软一些的茶汤若是很粘稠 , 就会令人有“厚”的感觉 。这种“厚”是基于口腔和舌面之间的空间来说的 , 因为粘稠所以觉得很浓 , 因此就很容易产生“厚”的感觉 , 因发酵导致粘稠的茶喝到嘴里像是一团很泡的东西 , 相同体积下 , 泡的东西要轻 , 而相同重量下 , 泡的东西的体积要大一些 , 所以 , 含着粘稠的茶汤会令人感觉到口腔和舌面之间的空间很充盈 , 很饱满 , 因此会有“厚”的感觉 , 我曾经用红茶和优质普洱茶让某不太喝茶的美女喝 , 她坚持认为红茶要厚一些.普洱新生茶是“不发酵茶” , 所以不会太有“粘稠感” , 优质普洱茶的“厚” , 指的是茶汤对舌面和口腔的触感和渗入感 , 具体来说就是四个指标:深 , 重 , 强烈 , 结实 , 二者的区别用舌面来感知比较科学 , 汤入口的时候 , 忽略掉口腔的其它部位 , 将注意力集中到舌面和舌前两侧 , 会感觉到粘稠的轻而泡 , 而优质普洱重且结实 , 前者在舌面往周围散 , 充盈整个口腔 , 但对舌头没有太大的压力 , 基本上只对舌面的最表面一层有触感 , 而后者透过舌面往舌头里面渗 , 会对舌面以下更深的部份形成触感 。
2.以苦涩为浓强:苦涩的基础是脂型儿茶素含量比例高 , 加上工艺的粗糙而导致 , 苦涩味令人不爽 , 其实是越短淡越好 。而且 , 越苦涩的茶 , 对肠胃越刺激 。
3.以回甜味为回甘:类似正山小种的那种喝完马上有回甜味(类似甘蔗味)的感觉是因为发酵导致的 , 绿茶和红茶对冲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而新制的生茶中若是有很明显的回甜 , 说明有发酵 , 并不是茶种或原料造成的 。
4.以舌面附着感为厚:很多茶喝过后舌面依旧有很长时间的“附着感” , 而这种“附着感”很多人又将其理解为“厚” , 其实是一种“类似舌苔一样的令人难受的感觉” , 属于很明显的缺点 。
5.舌面呆滞感为“润”:舌面附着感很强且生津很慢的茶在泡到一定浓度的时候 , 喝起来会有一种“舌面上一直水水的”的感觉 , 很多人以此为“润” , 其实 , 这恰恰是“呆滞”的感觉 。
在对普洱新茶是否优质的评估中 , 有几个更为重要的指标:
1.生津的速度很重要:因为生津是很容易的 , 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 , 所以 , 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 , 要准确的体验纯粹因为茶的刺激而导致的生津 , 科学的方法是“体验生津前的感觉”也就是“舌面散发感” , 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 , 为生津的速度 , 速度越快 , 越优 。
2.回甘的彻底程度 , 真正优质的茶 , 从回甘一开始 , 苦涩就结束 , 没有舌面附着感 , 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
3.香气的融合度 , 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 , 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 , 持续很长时间 , 很清悠 。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 , 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 , 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加上回甘很深 , 香源也很深 , 所以就会有 , 喉咙的感觉比嘴里强烈的感觉 。喉感深且苦涩短淡汤感厚实的茶 , 在一定温度和浓度条件下 , **都会有异常舒服的暖热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