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主要寓意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 重阳节的起源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 ,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灾” , 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 , 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在民俗观念中 , 九九重阳 , 因为与"久久”同音 , 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 重阳节的起源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起源重阳的源头 , 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 , 农事备收 , 举五种之要 。藏重阳节帝籍之收于神仓 , 祗敬必饬 。”“是日也 , 大飨帝 , 尝牺牲 , 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 , 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
汉代 ,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 , 佩茱萸 , 食蓬饵 , 饮菊花酒 , 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 , 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 , 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 , 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 , 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 , 未知起于何代 , 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 , 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 重阳节的起源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佳节 , 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 ,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 , 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 , 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重阳糕亦称“”花糕” , 汉族重阳节食品 。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
重阳节的意义1989年 , 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 重阳节前后 , 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 , 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 , 丰富多彩 。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 , 开阔视野 , 交流感情 , 锻炼身体 , 培养人们回归自然 , 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