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百折不挠的出处


百折不挠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百折不挠的出处

文章插图
1、百折不挠的寓言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位官员叫桥玄,他品行端正,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 。有一次,一伙强盗绑架了桥玄10岁的儿子,向桥玄勒索一笔银子 。强盗带着孩子,来到桥玄家里,威胁桥玄说,如果不答应,就要杀死孩子 。不料,反而遭到了桥玄的怒斥 。这时,官府派来缉捕强盗的士兵已经团团围住了桥玄府,但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惟恐强盗会伤害人质 。这时,桥玄向院外大声疾呼道:“你们快来捉强盗,不可因小孩放走贼人!”于是,士兵蜂拥而入,强盗终于被捕,但桥玄的儿子却被强盗杀死了 。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赞美他的高风亮节 。
东汉的中郎将蔡邕特写了一篇《太尉桥公碑》,碑文上颂扬桥玄说:“高明卓异,为众杰雄,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阳翰笙《怀念叶挺同志》:“叶挺同志深知自己一手严格训练出来的部队,一个个都是百折不挠的铁打的好汉 。”
2、百折不挠的含义解析
【百折不挠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百折不挠的出处】折:挫折;挠:弯曲 。百折不挠: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
3、百折不挠的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此成语出自《太尉乔玄碑》,形容不论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的坚强品格 。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