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通胀状态下,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钱不值钱了”;相应的 , 各类商品、资产的价格却伴随着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势头 。
从以上通胀状态下伴随的经济现象来看,高通胀下,抛售现金而选择购入资产才是抵御通胀的正确选择 , 即绝大部分人普遍认可的“资产为王”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高通胀背景下,很多人信奉的却不是“资产为王”,而依然是“现金为王”,比如从近期数据来看,虽然美联储近两年接连不断的放水造成美元“不值钱” , 但美投资者的平均现金持有量却在上涨,从今年1月份的5%上涨到如今的5.3%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经济学角度来看,高通胀下依然坚持“现金为王”似乎是一个悖论,比如同样是100万现金和100万房产 , 通胀前,100万现金能买入100万房产 , 随着通胀的继续,未来100万现金可能贬值到80万的购买力,而100万的房产会应声涨到130万 , 显然“拿现金换资产”才是通胀下抵御通胀的最佳选择 。
但投资者不傻,数据已经证明了高通胀下现金持有量在“逆势上涨”,这又是为何呢?难道之前的逻辑是错误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高通胀下坚持“现金为王”是有道理的,其一是保证足够的流动性随时准备抄底优质资产,其二是避免失去选择的机会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第一,高通胀下的现金为王,为的是保证流动性,随时抄底优质资产通胀下,“钱不值钱”,这时候绝大部分人会将现金用于两个用途,一是偿还债务,二是购入资产 。偿还债务、购入资产 , 都会引起市场上的现金量减少 。
虽说购入优质资产能抵御通胀 , 优质资产的价格也会因为通胀的延续而价格暴涨,但其中也有弊端,那就是导致投资者或多或少的减少甚至丧失流动性 。比如 , 1000万的现金在通胀时全部换成房产,当通胀见底反弹时,这些人便丧失了抄底优质资产的机会,毕竟房产变现慢、流动性差,远不及现金灵活 。
一般情况下 , 通胀有周期,不可能无限期地通胀下去,政策会“救市” , 持有现金的目的就是等到触底反弹时,抄底优质资产,从未实现“身价暴涨” 。
如果一味地坚持“资产为王”,那么预见触底反弹行情时 , 资产很难变现,想抄底优质资产也会面临没有“弹药”的窘境 。
综合以上,通胀下适当地坚持“现金为王”,其目的正是保证足够的流动性 , 做好随时抄底优质资产的准备 。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 假设一味地坚持“资产为王”,那么必然失去自主选择的机会,未来只能寄托于自己持有的资产贬值了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第二 , “现金为王”的“现金”并非特指存款,一切容易变现的资产都是“现金”的范畴上文说了持有现金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一条自主选择的道路,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抄底优质资产从而更灵活、流动性更加 。
但是 , 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这里的“现金”并非特指存款,在通胀下 , 一切容易变现的资产,或者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都属于“现金”的范畴 。如果你只把“现金”认定为存款,那就太傻了 。
举个例子讲 , “现金为王”中的现金 , 既可以是存款、国债、基金、黄金,也可以是优质股权、股票,只要易于变现就可以了,而不是让你一味的把资产换算成“存款” 。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 , 特殊形式的“现金”既能保证流动性,又能抵御通胀 。举个例子讲,通胀下,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是会贬值的 , 但是如果把现金换成基金、黄金,则可以抵御现金贬值,同时流动性又远比房产、土地要强,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换成现金 , 用于触底反弹时抄底优质资产 。
总之,“现金为王”中的现金绝对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现金”,只要是容易变现、流动性强的资产 , 都可以视作“现金”的范畴 。相反,通胀下只把存款视作“现金”才是最傻的,其购买力会随着通胀的延续而降低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小结:通胀下,“现金为王”的意义综上两个方面 , 看似通胀下持有现金有悖投资逻辑,但其实有其道理 , 总结起来就两个方面:
1,坚持“资产为王”只能置自己于被动,失去抄底的机会,未来只能寄托于资产不贬值;相反 , 持有现金却有更多选择,风险伴随机遇,该抄底的时候抄底,而抄底是建立在流动性强的基础之上的,现金恰好就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 。
2,不要把“现金”局限在存款上 , 一切易于变现的资产也可以视为“现金”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坚持“现金为王”一定是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上的,一旦出现以下两个苗头,“现金为王”就行不通了万事都应当辩证地看待,万事都有其两面性,通胀下坚持“现金为王”有其道理,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旦出现以下两个苗头中的任意一个,“现金为王”则可以坚决放弃:
其一 , 面临的通胀是恶性通胀 , 那就放弃“现金为王”
绝大多数的通胀是“润物细无声”的,甚至适当的通胀有促进经济的作用,通胀也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环节,不应当“谈通胀色变” 。
可控范围之内的通胀可以坚持“现金为王”,但一旦通胀是恶性的,物价一天比一天高 , 而且高得离谱,那就应当放弃“现金为王”,将现金换成“面包”,先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
其二,通胀下,货币丧失公信力,则放弃“现金为王”
我们为什么愿意持有现金?那是因为货币就有公信力,是一国信用之背书 。
倘若货币的公信力在通胀中丧失了 , 比如之前的津巴布韦 , 货币完全沦为“废纸”,那也就没有继续持有的必要了,此时换成等值外汇、黄金才是最佳选择 。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文章插图
以上就是不适合坚持“现金为王”的两种情况,当然,在目前成熟的经济体制下,任何一国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概率都非常低,因此通胀下持有现金是有其意义的 。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码字不易 , 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