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生 十全大补不如它历代医家都爱

米粥是生活当中十分常见的食材,其实米粥中更有营养的是米汤 , 那么米汤有什么作用呢?米汤的功效有哪些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下面大家就跟着我一起具体的看一看米汤的功效吧!
十全大补不如它,历代医家都爱它!
米汤是大米的精华,它的营养价值是十分丰富的,米汤的熬制过程中,大米尤其皮层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溶解到水中 。因此,米汤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的作用 。
古语云:“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 。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 。”婴幼儿脾胃虚弱,尤其是病后初期,建议多喝米汤 。
浓米汤是一款非常符合人的本性且平和有效的补品,尤其是体质虚弱的人,他们都可以用它作补品 。
关于米汤
煮好的米汤味道香浓 , 口感也是十分好的,许多人在熬煮过程中将米汤倒掉,这其实是不对的 。
《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米汤“最肥人” , 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熟地,即地黄的再制品,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 。
清代名医王士雄在着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
因此 , 中医认为米汤性味甘平,益气、润燥,是滋阴长力的佳品 , 特别适合久病初愈的人喝,而且在民间的用法和功效颇多 。
米汤的功效作用
米汤:育儿成长
米汤里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矿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 , 并对脂肪的吸收起促进作用;
也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汤冲奶粉或给婴儿作辅助饮食都是比较理想的 。
米汤:民间提神之液
假如你感觉身体乏累,或者胃寒不适,喝上一碗温热的米汤 , 浓浓的,透着清香,汤汁下肚,就会立马觉得五脏六腑全部暖起来 , 看似不起眼的米汤,还可调理肠胃,增加食欲 。
古书中写那些主子与丫环们小病不吃药,有点儿头疼脑热或伤风感冒 , 使用最多的方法竟然是喝些米汤,服用提神之汤,令其“润五腹”、“疏六脏”、“祛胀气”、“排肠阻”、“通上下”,附加食用些“白大米粥填补充饥而日渐恢复” 。
米汤:最好用清热药
临床常用的清热药,如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石膏、板蓝根等,性味苦寒,服用不当很可能伤脾胃 , 因此,服用寒性药物时若用米汤作为药引送服,不仅能护胃、还能提高药效 。
体质偏虚寒者,如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泻、畏寒怕冷 , 以及脾胃虚弱的老人 , 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更应以米汤送服寒性中药,以尽可能地避免消化不良等症状 。另外,外感发热服用解表药时,如麻黄汤、桂枝汤、感冒冲剂等药物时 , 喝热米汤 , 可以帮助发汗、保护胃气,对身体的康复很有好处 。
《本草纲目》里面还记录了很多药方,以米汤为药捻子或药引子,需要用米汤送服,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不过 , 若想获得一碗优质的米汤,其实是有讲究的,非常具有技巧 。
米汤的功效
护胃
米汤可覆盖胃黏膜,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 , 且不影响药物的疗效 。
降低毒性
米汤能够缓解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或减弱其毒性,减少毒副作用 。
减少苦味
米汤的味道香甜,覆盖在舌面上,能降低舌头对药物苦味的敏感性,减少苦味 。
帮助发汗,补气健脾
外感发热时服解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感冒冲剂等药物时,喝热米汤,可以帮助发汗、保护胃气,对身体的康复很有好处 。米汤还有补气健脾的功效 , 送服健脾利湿及滋补性中成药,也有很好的效果 。
小米粥食用禁忌
1.三餐不能总喝小米粥
这个错误老人常犯 。适当喝小米粥确实有益,但不可顿顿喝 。小米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 。且小米粥“不顶饱”,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 。长此以往,老年人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所以喝小米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 。将小米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些点心等 , 都能补充能量 。
2.冰小米粥不可取
冰小米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 。冰小米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
3.糖尿病人喝小米粥要适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而且小米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小米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 或者波动过大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小米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
【如何养生 十全大补不如它历代医家都爱】结语:米粥是生活当中十分常见的食材,米汤的功效是有很多的,经常喝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那么米汤具体有哪些功效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相关介绍都清楚了吧!希望上述小编的介绍都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