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生完孩子后,宝妈妈们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 。但是越是如此,越不能放松,除了要恢复虚弱的身体外,还需要警惕子宫脱垂 。那么产后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

产后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文章插图
什么是子宫脱垂?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腹部最下的盆腔内 。当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子宫便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 , 导致子宫颈外口到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 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子宫脱垂 。
子宫脱垂是一种生殖伴邻近器官变位的综合症,根据其脱垂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者会造成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严重者还会累及膀胱和直肠 , 给新妈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
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
产妇分娩过程中软产道及其周围的盆底组织极度扩张、肌纤维拉长或撕裂、生产时间过长、分娩用力不当或是遭遇难产,都会使子宫盆底肌肉和韧带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子宫脱垂 。分娩后,新妈妈如果不注意休息 , 频繁做弯腰或下蹲动作、过早做重体力劳动、经常咳嗽或有习惯性便秘以及长期使用束腹带,都会使腹压增加、子宫向下移位从而导致子宫脱垂 。另外,有些新妈妈产后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等,也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
症状表现
1、轻度子宫脱垂:子宫向下移,但仍在阴道内 。多数人没有不适感,有些人在长期站立或做重体力劳动后,会感到腰酸或有下坠感 。
2、中度子宫脱垂
子宫颈脱至阴道口外 , 子宫体仍在阴道内 。出现尿急、尿频的症状,打喷嚏或咳嗽时小便会不由自主地流出 。
3、重度子宫脱垂
子宫脱出阴道口外 。下腹、阴道有明显下坠感,行走和劳累时加重,并伴有腰酸背痛;咳嗽、排便或劳动时,阴道内有块状物脱出,卧床休息后回缩变?。煌殉鑫锊荒茏远厮?nbsp;, 用手复位后一站起来也会立即掉出来,影响行动;严重者还会导致尿失禁或大便失禁 。
子宫脱垂怎么办?
产后若发生子宫脱垂,可以选择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方式治疗 。一般来说 , 轻度子宫脱垂的新妈妈,只要平时做好保健护理 , 提肛锻炼,必要时采取药物控制,盆底理疗,子宫脱垂症状即可得到改善和恢复 。
中度子宫脱垂患者,除了提肛锻炼,可以选择使用子宫托,同时配合盆底理疗等方式治疗,也可以有效改善子宫脱垂 。
长期严重子宫脱垂 , 药物治疗无效者 , 手术治疗则是最有效的办法:阴道前后壁修补或切除子宫同时做好阴道前后壁的修补工作 。
预防子宫脱垂的方法?
1、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
2、母乳喂养不要太久
哺乳期不能超过两年,以免哺乳时间过长造成子宫及其盆底支持组织萎缩,引发子宫脱垂 。
3、做好产褥期保健
产后,新妈妈要充分休息 , 以利于身体恢复 。产褥期、哺乳期和经期避免久站、久蹲以及从事重体力的劳动 , 如蹲在地上擦地、手提重物、挑担和做上举劳作等工作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防治便秘和咳嗽等容易使腹压增高的疾病 。同时也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
4、做产后体操
产后要经常变换卧床姿势,避免经常仰卧 , 可多做俯卧、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5~10分钟,以帮助子宫保持前倾的位置 。也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些产后体操来锻炼腹肌,以及能够加强盆底肌肉弹性的提肛收缩运动 。可每天做用力收缩、放松肛门动作 , 每次连续进行10分钟左右 , 每日数次 。
5、节制性生活
【产后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产后42天内应绝对禁止性生活 。过早进行性生活,不仅容易造成新妈妈子宫感染,还会导致子宫复原缓慢,从而引起子宫脱垂 。性生活最好在产后2个月后进行,性生活时也应注意动作轻柔,必要时可使用润滑剂,防止新妈妈阴道受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