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大家都爱吃水果 , 应季的新鲜水果才是最美味最健康的 。当然现在温室种植技术很先进 , 甚至可以说各种水果一年365天都有供应 , 但是毫无疑问 , 天然应季的水果才是最好的 。应季水果拥有完美的口感、水分和丰富的营养 。水果要往外售卖 , 熟透了摘下来又存放不住 , 容易坏掉 , 所以 , 商贩们 , 都会趁着8,9分熟的时候 , 采摘下来 , 运往各地 , 如果水果采用自然催熟方式 , 那对健康没有危害 , 然而 ,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除了自然成熟的 , 或者自然催熟方式的 , 还有一些是通过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也混迹其中 。为了利益害人不浅啊 , 吃这种化学催熟的水果对人体伤害极其大 。下面 , 和天天健康饮食网一起看下几种水果的非正常催熟手段吧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几种化学催熟或药水浸泡的水果:1、催熟芒果——石灰纸
2、药水荔枝——盐酸泡
3、催熟香蕉——用氨水
4、尖顶西红柿——乙烯利
5、白籽西瓜——催熟剂
1、催熟芒果——石灰纸判断标准:颜色好看 , 味道差
据水果商贩透露 , 他们一般会把未成熟的青芒果 , 用厚厚的一层“纸”包起来 , 然后封箱 。用不了24小时芒果“熟”了 ,  其实奥秘就在那层“纸”上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商贩们透露 , 他们在这层“纸”里放置了一层白色的生石灰混合物(生石灰、乙烯利) , 经过这种“石灰纸”的包裹 , 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可产生热量 , 给芒果“加热” , 乙烯利释放出乙烯气体 , 对芒果进行催熟 。北京市面上很多芒果都是这样“熟”的 。
2、药水荔枝——盐酸泡判断标准:刺鼻的盐酸味
“药水荔枝、盐酸荔枝” , 都已经称为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 。由于荔枝呼吸作用比一般水果强很多 , 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将荔枝长期保鲜 。
因此 , 一般都是采摘八成熟的果子 , 但未成熟的荔枝外皮泛青绿色 , 影响销售 , 这时商贩就会用“保鲜水”(添加少量硫酸或盐酸水制成)浸泡或者喷洒荔枝 , 让荔枝变成好看的红色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专家提醒:正常成熟的荔枝一般绿红相间 , 颜色呈不规则分布 。如果全身发红 , 有些壳上的凸起点发黑 , 可能用“保鲜水”处理过 。另外 , 买荔枝的时候可以闻一闻 , 盐酸泡过的荔枝一般都会有一股刺鼻的盐酸味 。
3、催熟香蕉——用氨水判断标准:吃起来生硬、无梅花点
我们一般在市面上买到的香蕉 , 颜色都是很好看 , 但是口感和味道都是明显“未熟”的 , 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水果商贩介绍 , 香蕉不容易保存 , 一般都会选择5分熟的香蕉运输 , 运输途中催熟 , 到了市场上正好时颜色金黄好看的时候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其实催熟香蕉非常简单 , 就是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 , 这种香蕉表皮嫩黄好看 , 但果肉口感僵硬 , 口味也不甜 。不过 , 二氧化硫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 还会影响肝肾功能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4、尖顶西红柿——乙烯利催熟的是尖顶
分辨催熟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最重要一点:是不是尖顶!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催熟尖顶(左)VS自然熟凹顶(右)
催熟的西红柿比较像桃子 , 一般都是尖顶 , 而顶部凹陷进去的西红柿是自然熟的 , 相对安全一些 。
过早摘下来的西红柿 , 除了营养价值肯定是没有成熟西红柿高外 。专家还表示 , 催熟的西红柿可能含有番茄碱 ,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干扰作用 。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 , 番茄碱含量很低 , 甚至完全没有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5、白籽西瓜——催熟剂判断标准:白籽且干瘪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西瓜主要是靠日照积温来成熟 , 大棚西瓜一般成熟期为35天左右 , 成熟的西瓜籽黑;而催熟的西瓜 , 由于时间短 , 积温达不到 , 尽管瓜瓤红了 , 可瓜籽却仍然瘪白 , 非常容易分辨 。购买时只要看一看瓜籽是黑是白就能辨别是不是催熟瓜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正常成熟的瓜甜度达到9度以上 , 口感很好 。而催熟的瓜吃在嘴里发酸、几乎没有甜味 。正常成熟的西瓜一般可以保存一周以上 , 最长可达10天;而催熟的西瓜 , 最长只可以保存两天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化学催熟的水果对人体有危害吗?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 , 蔬菜水果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在曝出市面上售卖的水果中含有化学催熟的之后 , 人们开始重视并讨论纷纷 , 那么化学催熟的水果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呢?
首先 ,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催熟水果 。催熟水果 , 顾名思义就是指使用非自然的特定条件 , 一般采用一些化学物质 , 如乙烯、乙烯利等加快水果的成熟过程 。一般需要催熟的水果主要分两类:一些需要长途运输、容易变质的水果 , 比如香蕉、芒果、猕猴桃等;一些反季节水果可能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 促使果实提前成熟 , 因而市面上催熟水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
其次 , 有许多人担心食用了催熟水果会危害健康 , 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会造成孩子性早熟 , 因为这样的水果里含有激素 。但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
因为凡是在我国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都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 , 国家对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和时间有严格标准 。不同水果是不一样的 , 国家标准GB2763规定 , 乙烯利在猕猴桃、香蕉、菠萝、荔枝的残留量均为不超过2毫克/千克 , 氯吡脲在猕猴桃、葡萄中的残留量不超过0.05毫克/千克 。只要按照国标使用、在批准范围内使用 , 是可以保证食用安全的 。而且水果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也是极小的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报告显示 ,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剂量为0.05毫克/千克体重 。“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摄入2.5毫克乙烯利 , 仍然是安全的 。那相当于要把两斤多香蕉连皮吃个干净 , 但几乎没人会这样做 。
此外 , 造成儿童性早熟也不大可能 , 因为儿童性成熟是受性激素调节 , 而无论是乙烯还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性激素样作用 , 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 , 更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而且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小分子信号物质 , 只起传递生长发育信息的作用 , 不参与细胞的实际“建设” 。当这些信号与植物细胞膜上的接收装置(如接收乙烯信号的ETR1蛋白)结合时 , 细胞就会发生相应的代谢生长和生理活动 。人体的细胞膜上没有接受这些信号分子的装置 , 自然也不会“应答” 。
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吃这些化学催熟的水果 , 因为虽然有些商家会遵循国家规定合理催熟 ,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 有些种植户和商贩使用催熟剂完全凭借其个人“经验” , 小部分果农商贩违规使用乙烯利等植物激素 , 想用多少用多少 , 没有具体标准 , 这都将造成激素水果的安全隐患 , 因而我们还是要少吃甚至是不吃 。
化学催熟的水果有害吗?专家教你辨别化学催熟、药水浸泡的水果
文章插图
怎样尽量避免吃化学催熟的水果呢?那就是少吃反季水果 , 多吃时令水果 。一般符合时令的水果使用化学药剂催熟的可能性就会较小 , 而且尽量选择当地或较近地区的水果 , 这样也可以避免商家为保持水果新鲜度而添加化学药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