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不孕不育症 不孕症的治疗方法,不孕症怎么办,不孕症用药

不孕症一般治疗 不孕症西医治疗
1.无排卵的药物治疗


卵巢激素类药物:
①雌激素:用以诱发排卵和改善宫颈黏液质量 。 方法有单纯雌激素周期治疗和雌-孕激素联合的人工周期治疗 。
炔雌醇(乙炔雌二醇ethinyl estrodiol , EE) , 0.05mg , 每晚1次 , 20天为1个周期 。 连续3~6个周期 , 停药后排卵 , 妊娠率为18% 。
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 不增加多胎率 。 B超证实卵泡成熟、宫颈黏液评分高 , 仅为轻度排卵障碍可以用大量雌激素(常用苯甲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模拟雌激素生理峰值 , 停药36h后产生LH峰值 , 促使排卵 。 已烯雌酚由于孕期使用影响胎儿发育 , 使用减少 。
排卵前给予少量雌激素可以改善宫颈黏液 , 提高妊娠率 , 用法:炔雌醇0.025mg/d , 自月经第5天起连续7~9天 。
②孕激素:在月经周期后半期使用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治疗 , 可以改善卵巢功能 , 促使下一周期排卵 。
用法:黄体酮20mg肌注 , 1次/d , 用5或10天;可以用黄体酮栓 , 25mg/栓 , 阴道栓塞 , 2次/d , 用10天 。 雌激素水平低下者 , 在用药期内加服炔雌醇0.025~0.05mg/d 。 鉴于黄体酮有促进LH分泌作用 , 对于卵泡发育正常而不排卵者 , 可以在月经周期第25天仍无排卵时肌注黄体酮25mg , 诱发排卵 。
③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有复合法和序贯法两种 , 两种方法均模拟月经生理周期 , 使垂体休息 , 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 , 停药后卵巢功能反跳 , 使下次周期排卵 。 前者使用雌-孕激素的联合治疗如口服避孕药 , 后者先用雌激素了 , 后半周期时加用孕激素 。
④非固醇类雌激素类似药物的治疗:
A.克罗米酚(clomiphene citrate , CC):又称氯米酚、氯蔗酚胺、生育丸、舒经酚等 , 是简单安全、有效的一种诱发排卵药物 。
用药指征:患者应有正常雌激素水平 , 经黄体酮试验能产生撤药性阴道流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完整 , 对雌二醇能产生雌激素正反馈作用 , 血清催乳素值正常 。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兼备 。
治疗对象:多囊卵巢综合征过去方法为行卵巢楔形切除 , 现在可以用氯米酚(克罗米酚)治疗;继发性的低或正常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 如紧张性闭经(又称下丘脑性闭经) , 用避孕药后闭经等;溢乳闭经用溴隐亭无效时 , 可加用氯米酚(克罗米酚);无排卵性功血特别是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黄体功能不足 。
用药方法:第1疗程从小剂量开始 , 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起 , 50mg/d , 连续5天 。 可连用3~6个月 , 75%患者在用药后的3~4月内妊娠 。 也可先用25mg/d , 连续5天 , 连用3个月无效后再增加剂量和延长用药的时间 。 也可用50mg , 2次/d , 连用5~10天等 。 在1~2周期无效时 , 可以加至100mg/d , 共5天 。 每天最大剂量国外为200~250mg/d , 国内为150mg/d 。 如果为闭经患者 , 先用黄体酮产生撤药性阴道出血 , 随后在出血第5天开始用氯米酚(克罗米酚) 。 具体方法应耐心摸索有效剂量进行个体化治疗十分重要 , 停药后5~10天内为易孕期 。 为了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 可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
氯米酚(克罗米酚)和其他药合用治疗不同情况的无排卵 。
氯米酚(克罗米酚) 绒促性素(HCG):本方法适宜于单用克罗米酚后卵泡发育良好 , 但不能自发排卵者 。 方法:月经周期的第5天起 , 50mg/d , 连续5天 , 停用克罗米酚后第4天起 , 通过宫颈黏液评分和B超观察 , 待卵泡成熟时即用绒促性素(HCG) 10000U , 共2天 , 第3天再用5000U 。 绒促性素(HCG)能促发排卵和维持黄体功能 , 加用绒促性素(HCG)后排卵疗效提高5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