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一堂课,姚小玲如何讲好一堂课心得


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我是一位中学退休老教师, 是“过来人”!建议你不要紧张, 放开、自然点, 就行了!我一第次上课, 20分钟就把一节课的内容讲完了, 望着坐在后面的校长, 不知怎么办才好!要做到“要相信自己"我能"
亲和办法提高同学们听你这节课的兴趣```
不要只面对着书本的知识```
毕竟我们也是学生```” 。 理论知识:如何讲好一门课
一堂课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所以首先应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观点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 。 教师首先要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有全面、深入、透彻的理解,对其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有全面、熟练、牢固的掌握 。 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分别弄清五个问题和做好五件事情:
1)五个问题是:(1)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间的关系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2)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3)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4)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前后课程的关系;(5)本课程教给学生的内容和要求应有怎样的教学步骤?2)五件事情是:(1)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2)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后续课程的教材;(3)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思考题和习题;(4)在了解学生的专业和前修课程的整体成绩后确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5)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人手一份发给学生 。
可以说,只有在弄清和做好了上述五个问题和五件事情,才能去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堂课 。 祝你成功!我的答案你满意吗?
怎样讲好一堂课 要上好一节优质课, 需要做好、做细方方面面的工作, 下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 讲的就是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 一件事情只要准备工作做好了, 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 就一节课而言, 我认为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从开始准备到正式上讲台期间的所有工作, 它包括钻研教材、备课资料、教案设计和多媒体课件等多个方面的准备 。

1、理解教材, 钻透教材 。 上好一节优质课, 首先当然要熟悉教材, 知道这节课要上什么样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 但是熟悉教材和钻透教材我认为则有区别, 熟悉只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驾轻就熟, 从而为后续的准备工作起到提纲挈领、选择甄别的作用;而钻透教材就需要在理解体会教材大纲要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无论纵横都能把握透彻, 由点及面, 面面俱到 。

2、备课资料的准备

掌握这节课所有的备课资料, 这是讲好一节课的基本前提 。

查找备课资料的途径有两种:①利用手头现有资料, 主要有教材, 教师用书及专业书籍、各种版本的教案及教辅资料 。 ②上网查找, 一般用百度和谷歌比较好 。

收集资料后要进行必要的整理, 一般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这节课的教案、课件以及教学实录 。 这类资料往往是别人用过的, 所以比较实用, 但在使用时不可抄袭, 贵在创新 。 二是有关这节课相关内容的背景资料和研究论文 。 这类资料通常比较零散, 但往往从中可以受到启发,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 在这个环节中, 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备课资料的多与少的关系 。 这要根据时间和个人的习惯来定 。 时间充分, 多多益善;时间少, 宁缺毋滥 。 在准备课的过程中, 我个人的习惯是喜欢博采众长, 看思路、看亮点, 以致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信息可以做到不错过 。 比如在准备“动物在生物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时,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导入就是借鉴了别人的思路;“细菌”一节学生“用一两句话或一两幅图表达出对细菌的了解”的活动导入也是借鉴的, 二是看资料和写教案的先后关系 。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 资料多了, 一遍看完, 已经是头昏眼花了, 脑袋一片空白, 结果是事倍功半, 效率极低 。 我的做法是看最基本的教案资料, 制作出幻灯片的框架, 写出教案的初稿, 然后再看一两篇文章, 就将其中有用的东西补进去 。 这种方法会让人很有成就感, 而且效果极好 。 比如“细菌”一节中, “细菌的发现” 这一环节我就是利用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以及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背景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得到的, 用评委组一位老师的话说是“把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与故事紧密结合, 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推荐阅读